不动笔墨不看书

文章来源:  时间:2018-07-03 17:11:49  作者:

  毛泽东非常赞赏徐特立老师的“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读书方法,他认为这的确是值得学习的治学的成功经验。后来,他终生躬行实践,受益无穷。

  当时,毛泽东听课写有讲堂录(即课堂笔记),课后读书写批语和读书笔记,阅报写读报摘记或札记。同时,还有选抄全篇文字的选抄本,以及摘录精要的摘录本。例如,杨昌济先生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是一本不容易找到的好书,毛泽东就把它借来,一字不漏地把整本书全部抄了下来。罗学瓒就曾借阅过毛泽东的这个手抄本。罗学瓒在1917年9月26日的日记中写道:“余借毛泽东手录西洋伦理学七本,自旧历六月底阅起,于今日阅毕。西洋伦理学思想虽各人异趣,然有系统可寻,且进化之迹昭昭可数,不若我国之东鱗西爪,陈陈相因也。”此外,毛泽东每天还要写日记。

  这样,经过五六年的辛勤积累,毛泽东写的各类笔记本共有几网篮。他很珍爱这些笔记本,后来都送回家乡韶山。大革命失败后,1929年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到韶山抄毛泽东的家,住在附近的族人,为了防止反动派的迫害,听到风声后,就立即将毛泽东存放在家里的书籍、报刊、笔记本等都搬到后山统统烧毁了。一位曾在私墊教过毛泽东读书的老先生,从火堆中抢救出一个笔记本(这就是现存的《讲堂录》) 和两册学校的教科书,一直珍藏到解放以后。

  从这本仅存的笔记本里,我们可以看到当年毛泽东读书时做笔记的一些情况。这本《讲堂录》是一个九行直格本, 共九十四面,一万多字。前边的二十二面是工工正正抄录的屈原的《离骚》和《九歌》的全文,而在《离骚》正文的上面还批有各节提要,后边的七十二面冠名《讲堂录》,大概是1913至1914年听杨昌济老师及其他老师讲课的课堂笔记。《讲堂录》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凡先秦诸子、楚辞、汉赋、《史记》、《汉书》、唐宋古文、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等,都涉及到了;还有许多处是评论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也有几处是记载自然科学常识的。此外,还有一些读过的古文,分条记录每篇的典故、字义、精辟的警句、议论以及全文要旨,并杂有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批评意见。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本《伦理学原理》的批注中,看到毛泽东当年“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一些情况。

  1917年至1918年,是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最后求学的两年。这时杨昌济先生讲授伦理学,所采用的课本,便是这本《伦理学原理》。这本书是十九世纪德国的康德派哲学家泡尔生所著,由蔡元培翻译,商务印书馆1913年出版的。当时,多数同学对哲学不感兴趣,唯有毛泽东等少数人用心听讲,勤作笔记。他很爱读这本书,并且以先秦诸子百家、宋明理学以及王船山、谭嗣同、梁启超、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与之比较,综合研究,分析批判,常有独到见解,深为杨先生和同学们所赞扬。他还根据其中的某些论点,加以发挥,写过一篇《心之力》的文章,杨先生很欣赏,打了一百分。

  毛泽东在这本仅有十万多字的《伦理学原理》书上,就用毛笔小楷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和提纲,而且几乎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红笔黑笔加上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又等符号。批语和提纲,写在书的天地空白以及字行与字行之间;最小的字象七号铅字,甚至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批语最多的是第四章和第五章,共五千九百多字。批语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批注者抒发自己对伦理观、人生观、历史观和宇宙观的见解;少部分是对原著简要的赞同语和章节、段的提要。同时,凡原著中比较精辟的地方,总是浓圈密点,甚至圈上加圈、点上加点,眉批则往往有“切论”、“此语甚精”、“此语甚切”、“此语与吾意大合”等语。但对原著的否定和怀疑也很多,像常有这类批语:“诚不然”、“此不然”、“此节不当”、“此处又使予怀疑”、“吾意不应以此立说”、“此说终觉不完满”……等等。从这些批注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当年独立思考、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

  毛泽东批注的《伦理学原理》,既是研究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珍贵资料,又是研究毛泽东洽学经验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古今中外读书史上的一件奇闻!

  原来在1921年后,毛泽东在长沙清水塘领导建党工作和工人运动时,这本《伦理学原理》还常常摆在他的办公桌上。后来这本书被一位朋友借去了,此后便各自东西未再见面。在将近三十年以后,直到1950年,这位朋友才委托周世钊先生将这本书奉还给毛泽东。毛泽东高兴地又翻了翻书中的批语,微笑着对周先生说:“我当时喜欢读这本书,有什么意见和感想就随时写在书上,现在看来,这些话有好些不正确了。”又说:“这本书上的道理也不那么正确,它不是纯粹的唯物论,而是心物二元论。只因那时,我们学的都是唯心论一派的学说,一旦接触一点唯物论的东西,就觉得很新鲜,很有道理,越读越觉得有兴味。它使我对于批判读过的书,分析所接触的问题得到了新的启发和帮助。”

  从青年时期开始,毛泽东养成的手中无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后来他几十年坚持不废。从现存的毛泽东读过的大量书籍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他圈圈、点点,朱墨纷呈的斑斑笔迹。例如,在延安的艰苦岁月中,毛泽东仍然阅读和批注了大量的马、恩、列、斯的著作以及其它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军事和不少自然科学书刊。批阅较多的马列著作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列宁关于辩证法的笔记》、《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斯大林选集》等等。这些著作毛泽东都反复研读,许多章节段落都作了批注和勾画。有的书他反复读过多次,每读一次就用一种颜色的笔在上面加上圈点、勾画,作一次批语。有些后面的批语又是对前面批语的批判和补充。批阅较多的哲学著作就有十几种,其中《辩证法唯物论教程》(苏联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合译,上海笔耕堂1935年6月第3版,1936年12月第4版)批注的文字最多。这部论著的两个版本,毛泽东从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仅半年时间就用毛笔、红黑蓝铅笔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下了一万三千多字的批语。除批注文字外,书的原文中毛泽东都分别划了直线、曲线、曲线加直线、二直线、三直线、圈点、双圈、三圈等符号。其中1935年6月的版本,从头至尾作了批注、圈点和勾画。这部书的第三章“辩证法的根本原则” 批注文字最多,最长的一段批注文字有近千字。所有的批注文字都是用隽秀的行草体书写的,字迹俊逸清新,书写流畅,令人惊叹。

  毛泽东对《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的批注文字绝大部分是阐述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以及对原著的引伸和批判,也有一些是对原著的简要赞同或否定语和章、段、节的提要。例如:“此例很好”、“说得很对”、“对”、“至理名言”、“此例不清”、“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等等。还有不少地方是联系中外历史以及当时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的结论和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等。在这些批语中,还提出了一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重要价值的政治问题和哲学观点。还有许多哲学命题,可以说是对马列主义唯物论辩证法的新发展。这些对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战略思想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宝库中的一份极其珍贵的文献。

  几十年以来,毛泽东躬行实践的“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读书方法,使他受益颇多。就是在今天,这个读书方法也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及专栏资料均由 韶山研学旅行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2020 韶山研学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1010064号-2

友情
链接